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校科技教材(8)

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科技教材应具备民族性本土化特色 魏晋南北朝学校科技教材在编写中加入大量的注释,用以辅助理解或创立新说,采用歌决、歌谣、俗语、谚语等

(二)科技教材应具备民族性本土化特色

魏晋南北朝学校科技教材在编写中加入大量的注释,用以辅助理解或创立新说,采用歌决、歌谣、俗语、谚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加以呈现,内容取材多选取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的素材资源,重视科学技术、科学知识传播的同时,育德于知,强调修身养性、立德树人等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求真务实、躬身实践、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的弘扬。所有的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与本土特色,既符合我国民众积极进取的主流价值和学习特点,又适合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点为辅的科技教育探究性教学方式。以民族化、本土化方式编写教材,呈现科学知识,不仅便于教师授业,也有利于学生自学。在当今这个秉持着追求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育理念的时代下,这种编写教材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汲取。因为它不仅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理解与传播,更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科技教材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魏晋南北朝科技教材种类如此繁多、内容如此丰富、领域如此广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并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一味地沿袭前代教材,而是在其基础上结合实践有所发展和不断创新。例如上述天文、地理、医药类教材,正是学者们在钻研前人著作时,发现其中存在许多错误混乱、残缺不齐,亦或是有求难得的问题,但并未沿袭或放弃。于是,便通过一系列的反复观察、实地考察、四处寻访、精心研磨,又结合自己的实践,整合修正、补充完善、添加注释、融入心得,最终创造出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新著。这种不脱离理论基础、不忽略实践活动,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精神和方法,正是我们如今科技教材乃至科技教育所应继承的宝贵财富、所应秉承的价值观念。

总之,魏晋南北朝科技教材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学科的理论基础和优良传统,成功反映了古代的科技成就,成为古代科技文明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探讨这些学校科技教材,挖掘本土科技教育的宝贵资源,充分认识其地位与价值,有助于正视中国传统科技教材的力量、科技成就的卓越领先,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塑科技大国的信念。同时,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传承中国科技精神,不仅具有促进现实科技教育发展的意义,也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国际交流所亟需的。

[1]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8卷·中国古代教育史: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程舜英.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7]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9]李俨.中国算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10]沈括,褚雨辰编.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9卷·中国古代教育史: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文章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gxyxb.cn/qikandaodu/2021/0730/556.html



上一篇:人人爱乐河南省第届钢琴艺术节如期举行
下一篇:晋书官学教育主张探微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