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报告文学|“回原籍”,路有多远(3)

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见到云娜时,她正哄着仅仅两个月的孩子。说起近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她自己也有说不出的“惊奇”:怀着孩子居然实现了跨市调动。 云娜是德州交通

见到云娜时,她正哄着仅仅两个月的孩子。说起近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她自己也有说不出的“惊奇”:怀着孩子居然实现了跨市调动。

云娜是德州交通执法队的一名队员。2019年12月2日,淄博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引才用才工作的若干措施》后,云娜立即着手回淄博。

云娜当时已经怀孕四个多月,2019年12月23日,云娜递交了返淄安置申请,2020年1月2日,申请就批了下来,幸运的是,德州方面也很顺畅,档案1月10日就调回了淄博,1月12号正式入职。从德州到淄博工作,前后不过20天时间,成为“37条”出台后第一个回淄博工作的人。

云娜的爱人在济南工作,她仍然需要两地奔波,但同是地级市,她感觉在家乡要比过去舒适一些。她原先在德州交通执法队的同事,共有原籍在聊城、淄博等地的7位同事提出了申请,基本都顺利通过“回原籍”政策回到了家乡,这一方面是原领导比较开明,理解大家照顾家庭的“刚需”;一方面原单位也是人们眼中的“好单位”,再招人并不困难。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人事关系调动有时需要看运气。有一位“回原籍”的同志,他原在新泰某单位工作,后来贯彻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原单位划归新成立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他原来与单位签订了最低服务合同,原单位不存在之后,经法律咨询,这种情况可以视为合同期限自动失效,个人调出不再受合同期限制约,他很快顺利地回到了家乡。

应该说,顺利“回原籍”的,当然是充满喜悦;历经曲折办完回调手续的,也算幸运。但有幸福的,就有不幸的,有一些想“回原籍”的,费尽周折,却办不成,从而陷于不可名状的痛苦之中。

乐春,两年前从曲阜师范大学应聘到中部某市一家事业单位——她的男朋友在家乡,从她应聘成功的那一天开始,就一心想回原籍。今年3月,她的家乡出台了回原籍政策,她感觉机会来了,立即向单位领导递交了调离申请。

乐春和原单位签订了5年最低期限服务合同,因此,仅仅工作两年的她,从服务期限上说不具备调离的可能,但这个县另有一个对调政策,如果从原籍能找到愿意对调的人,就可以突破最低服务期限的限制。

乐春发动自己的“朋友圈”找“对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从自己家乡找到了愿意调到潍坊的“对调人”。当乐春费很大力气办好了相关手续,老家却不愿意放“对调人”,这就使她的前期努力白费了。

想“回原籍”而回不去的大有人在,这里边的主要原因,就是出台“回原籍”的市区县,都希望人才回到自己这儿,却不希望人才从自己这儿走出去。一旦和原单位说了想回原籍而“中途夭折”,单位领导和同事会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你,这让人很不舒服。

“回原籍”的“额外收益”

公职人员带编制“回原籍”,本质上是一种异地公考资格互认,目的是解决本地人才外流问题。

目前,我省一些地级市面临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山东中部一位地级市主要领导透露,现在全市每年流失人才1万多人,而且基本有学历有技能的年轻人。该地级市下辖县的一位教育局局长补充道,全县一年考上大中专1万多人,每年毕业回来2000多人,

山东的西部县市,人才流失比中东部更多一些。比如,菏泽某县人社局统计,当地“回原籍”人才政策出台前,中小学教师编制7715人,空缺453人,实行编制备案制的县直公立医院备案编制1702人,空缺527人,乡镇卫生院编制1702人,空缺205人。2016年以来,已有394人从该县机关事业单位辞职或调出。该县人社局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公室主任说:“在学历层次上,全县1.9万多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第一学历专科学历的大体上能有3000人,本科的最多2000人”。

一个地方的活力终究要体现在人才上,其中年轻人才更被认为代表一个城市的未来。有位地方领导坦言:招来大学生,主要是对本地工作有益;即使不考虑工作,单看结婚、买房等消费,至少拉动经济增长“200万元”不止。

一般情况下,人才“回原籍”,因为有血缘和乡情等因素,人才对地方的“粘附性”较强,人才回原籍之后,轻易不会再跳槽,这也使实施回原籍安排工作政策的地方越来越多。

当然,“回原籍”的动力不只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基层工作者本人而言,渴望“回原籍”也是正常的心理需求。

罗叶,2016年从德州学院毕业,参加潍坊市D县的公招考试,在该县的镇上单位工作,如今正办理“回原籍”手续,她说:“不在异乡基层待过的人,很难体会其中的感受。”

文章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gxyxb.cn/zonghexinwen/2021/0210/424.html



上一篇:夏海兵 | 散文:谭师傅
下一篇:名牌大学毕业后入警和警校毕业后入警,有什么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