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化士学为民学儒学未来发展的新思考(8)

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人生的负面问题。儒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专注于从正面指导人生,要人们相信:堂堂正正做人、积极勤奋

(3)改变导向,由专注正面指导人生转向积极关注人生的负面问题。儒学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专注于从正面指导人生,要人们相信:堂堂正正做人、积极勤奋做事,是人的本分,亦是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之所在;而缺乏对负面人生问题的关注,从未告诉人们:人生困惑、人生苦难、人生丑恶何以有以及如何认识、怎样消除。儒学如果不改变这一导向,弥补这一缺失,就很难取得当代民众的认同。因为当代民众的积极人生,是靠现代价值观念来支撑与维系的,不是儒学所提倡的传统价值观念所能左右的。同时,由于生存困境与人格异化,当代民众又迫切需要一种人生哲学,以揭示其人生负面之真相,解答其人生困惑,满足其消除人生困境的强烈愿意,这却是儒学所办不到的,因为儒学的严重缺陷恰恰在于对人生的负面问题缺乏起码的了解与应有的关注。儒学有的,民众未必需要;民众需要的,儒学又没有。这两方面都尖锐地提醒儒学从业者:儒学如不改变导向,对人生负面问题一如既往地忽视下去,就难以在当代社会中与专门解答人生困惑、解脱人生苦难的佛道哲学甚至基督教哲学相抗衡,就会彻底丧失影响当代民众心灵的作用。儒学若不能把握当代民众的心灵以全面地指导当代民众的精神生活,则儒学要求的当代发展、实现现代化,便失去了现实的可能性,成为空想。

现在我对如何进行儒学世俗化有了进一步认识,以为要落实“三个改变”先要做到“三个转变”:

(1)由推崇超越性的儒学转变为推崇世俗性儒学。这里所谓“超越性的儒学”,是指以“心性”思辨为主旨、以形上架构为特色、以超越理想为目的儒学理论体系,其典型的形态为宋明理学;这里所谓的世俗性儒学,是指不玄谈天理、性体,只阐发平实的做人道理的儒学理论体系,其典型的形态是原始儒学。就社会影响而论,超越性的儒学为知识分子所欢迎,而世俗性儒学则容易为民众所接受。既然如此,要推进儒学的当代发展,就应该将“超越性儒学”关在书斋,以杜绝其对普通民众之精神世界的干扰与影响。但正如冯友兰所强调的“接着宋明讲”,长期以来,大多数儒学从业者,非但不重视“世俗性儒学”如何化为民众的关切,反而高度重视“超越性儒学”如何走出书斋而为广大民众所欣赏,成为民众的生命关切。所以造成如此悖反,是因为其认识上的迷失,即总以为“超越性儒学”既然意味着对“世俗性儒学”的超越,则它的价值更优、作用更大,殊不知即便“超越性儒学”在学术上、在理论上优于“世俗性儒学”,但由于其与民众情感的隔阂和疏离,它因不易为民众所接受而难以发生积极的影响,就是注定的事。不对民众发生实质性影响的所谓儒学的当代发展,充其量只是知识分子书斋中的学理拓展及其形式架构,不能等同于儒学的当代发展。为了使儒学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当代民众的正面积极作用,儒学从业者应克服其迷失,转变其过度重视超越性儒学的观念,真正在感情上重视世俗性儒学。一旦树立起这样的重视,儒学从业者自然就会放弃宋明儒学的路数,直接回归原始儒学以求儒学当代意义的实现,使儒学的当代发展,亦即儒学的世俗化走向正途。

(2)由理性认知取向转变为情感喜好取向。对于儒学的认识,大致分的话,不外乎两类,或基于理性立场认知之,或基于情感立场认同之。理性的立场与情感的立场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理性的立场)根据客观的逻辑认知与操作能力来判断与认知,一个(感情的立场)根据主观的好恶取向与取舍权衡能力来判断与认同。情感认同,即便不排斥理智,但其理智发用,绝不是逻辑的,即不运用概念推理,而是直接地直觉感应。直觉感应之情感认同,是直接以心理上的喜好认同之。由于心理上的好恶,不必以是非认识为依据与保证,而是直觉到对象之好坏就立即好恶之,所以情感认同很自然地就为民众所取,成为他们价值判断与选择的基本范式。为这一范式所限,民众对儒学的认同,只能建立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之上,而不会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从这个事实出发,为促进儒学的当代发展,就应该重在培养民众对儒学的情感。但长期以来,大多数儒学从业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看重向民众灌输儒学知识,错误地认为民众只要能认知儒学就定能认同儒学,殊不知认同以情感上的喜好为基础,情感上不喜好的,无论认知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发生真正的认同。大多数儒学从业者的这一迷失,使儒学的现代变革一直循理性路数推行,不但没有赢得民众的真诚的认同,反倒愈发拉远了儒学走向民众之情感世界的距离,造成了儒学与民众情感之更为严重的疏离。由儒学现代变革的这一教训不难体悟,当代的儒学发展,应扭转偏向理性认知的立场及其导向,注重对民众喜好儒学之情感的培养。

文章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hbjgxyxb.cn/qikandaodu/2021/0804/568.html



上一篇:官学利禄与汉代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下一篇: 高等教育论文_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公安院校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投稿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版面费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